博物馆是过往人类和自然历史的信息资源集散地,这些信息的载体是各种各样的材质,如书画表达信息的载体是纸张、或者绢麻等,还有陶土、石材、金属等,信息是附着于这些载体之上的纹饰、图案、造型、功能、工艺等等,其信息表达是隐性的。博物馆展览所罗列的知识是博物馆专业人员对隐性信息进行解读之后,传递给受众的。当时代久远以后,某些物品、事件已经从我们人类整体记忆所中失去了,我们又该如何去认知它?在考古工作里面有很多出土物没法解释,或者有很多解释,这是因为人类集体记忆中已经没有了对这件器物的记录了,只有靠能手、学者去研究,但是能手、学者对此的认识也是千差万别,博物馆把哪一个认知传递给受众?展览所采用的解读真的就是正确的吗?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毕竟是社会中极小的群体,其认知也会受专业、眼界、信仰等主观因素的限制,而社会公众却是社会总知识集的承受、传袭、研究、发现、发明者,透过对博物馆收藏的见证物研究,社会公众能够填补、纠正、完善社会总知识集。因此,笔者认为博物馆有责任延续展览的生命力,并且将这种生命力根植于社会公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