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使用中药、针灸等方法疾病。中医的特点如下:
1、中医是实践医学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其理论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并不断丰富发展。
2、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重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3.恒动观念
中医认为一切物质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因此研究人的生命活动、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应持有运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4、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中医辨证论治是指运用望、闻、问、切的四诊合参的方法,了解病人的病情,明确主病主证,进行综合的分析,然后制定完整系统的方案。
长久以来,中医讲脏象,不讲脏器。因此从不指明五脏六腑的位置、形状、结构和生理组织。此种讲法,在今天的信息化年代,还想延续,是不可能的。若想普及中医,就必须既讲脏象又讲脏器。
心平气和地说,西医对脏器功能的解释,比起中医,要浅显许多,且缺乏整体观念。中医的脏象包含了全息学的要素,很有前瞻性。
中医认为,五脏密不可分,每个“脏器”的功能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乃至殃及或惠及全身。
中医五脏的主要功能有:肝主疏泄,主全身气机的疏泄,即气的升降出入。另外肝负责、藏血和藏魂。气为血之帅,肝气不舒,或者会导致肝阳上亢,造成高血压;或者会导致肝气郁结,造成月经不调和乳房胀痛。
气血从夜里23点起,流注胆经,凌晨1点流注肝经,然后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后于 21点流注三焦经。
其中每两个小时换一个经,并且一个脏接一个腑,一个腑接一个脏,从不乱套,永远固定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