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绣裱框需要几天 1、清洗.用比较温和的洗涤用品,放到水里,泡三四分钟,然后用手轻轻搓揉背面.不要太用力.千万不要用力搓洗,或放到洗衣机里洗.也不能用漂水之类的洗,这样会使绣线和绣布掉色.我一般用的是安利的洗衣液,洗出来颜色鲜艳,干净.洗好后,不要用手拧干,用夹子夹在衣架上自然晾干。 2、熨平.绣品晾干后,应用熨斗熨平,注意,要在背面熨.一定不要从正面熨,因为温度过高会让绣线糊掉,造成颜色不统一. 3、装裱.装裱的材料有卡纸,框条,还有玻璃.框条按材质,分塑料框,石膏框和实木框.按形状分为平面框和立体框.价格塑料框便宜,其次是石膏框,贵是实木框.平面框比立体框便宜.具体价格是按使用的长度来算的.你要裱的画的周长就是你要的框条长度.你可以拿画到做框的地方选购.让做框的帮你切割好.(你是没办法自己切的) 卡纸可以在装饰材料店和做框的店买到.图样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用小刀就可以制作.样式可以参照十字绣网站上的样式. 你先把画固定在底板上,将多余部分剪掉,然后可以用胶水粘上去,也可以用小钉子把画钉在底板上.然后放上玻璃,再把做好的框条放上去固定住,就可以了。
古旧书画能不重新揭裱的尽可能不要揭裱,因为每揭裱一次,要经过热水闷烫、清水淋洗、化学药品洗霉去污和修补、全色等多道工序,耗费很多时间,这些无疑会使古旧书画大受损伤。所以古人曾说古旧书画非到了“蝴蝶翩翩舞”的破烂程度,一般不要重新揭裱。
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 " 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 " 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褫,楮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皇家的倡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的 " 宣和裱 " 的格式。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遂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
装裱书画需要有完备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主要包括: ①工作室,要求宽畅明亮通风。 ②案台,以坚实的木材做成,用朱红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 ③大墙或壁,分木板墙和纸墙两种,前者适用于气候潮湿之处,后者多用于干燥之处。要求平整、光洁。 ④裁刀,用于裁切纸、绢、绫、锦的材料和挖配、裁画心及修补破洞。其刀刃锋利平直,呈马蹄形,又名马蹄刀。 ⑤裁板,用于裁切之垫,多以质细纹直的椴木、银杏木或柳木为之。 ⑥裁尺,用于裁切画心材料时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 ⑦棕刷,用树棕编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 ⑧排笔,由几支乃至20余支羊毫笔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浆糊。 ⑨竹启子,大毛竹制成,呈剑形,前部薄而光滑,半圆形,后部粗厚。 ⑩针锥,用于扎眼、转边和排毛等。□砑石,用以砑磨画背,质细光滑的鹅卵石为之。另外还有浆油纸,水油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