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废旧电路板主要是家用电器,电脑等线路板。所以,可以分为几类来进行回收处理,带电子元件的,先要通过拆解机把电路板上面的电子元件拆解下来,然后进一步对拆解后的电子元器件和母板进行进一步处理,不带电子元件的可以直接粉碎回收,将其中所含的树脂、纤维、铜等进行分离,得到高品类的金属,将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卖出,从而获利。
具体过程是把废旧电路板放入拆解机高温加热,脱锡拆件就可以一步完成,优点是可以减少元器件破损和贵金属流失,并且全程可配备烟气处理设备,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引发潜在的数据泄露和信息风险。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进入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各类数字终端每时每刻都在接收信息,同时也在发出信息。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显示:到2025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产生491EB的数据,而这些海量的数据终都会存放在硬件存储设备中,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存储硬件终也会老化、损坏,成为电子废弃物。如果存储硬件中的数据没有被彻底清除和销毁,就极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从而留下数据泄露和信息隐患。对于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国防部门、政府部门而言,信息尤为重要,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后果不堪设想。而硬件中的数据要想彻底清除和销毁,并不是用户简单删除就能实现的。无论是在何种操作系统下,如果用户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删除命令,不法分子依旧可以通过磁盘操作系统运行反删除命令从而恢复用户数据,甚至即使是对硬盘数据格式化,也无法确保硬盘中的数据被完全清除。在数千万吨的电子垃圾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并未经过彻底的数据清除,而这些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引发数据泄露和信息问题。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现状
自2014年以来,全球电子废弃物增长迅猛。但是,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数量却并没有展现出相应的高速增长趋势。联合国的监测数据表明,2014 年4180万吨的电子废弃物中,仅有650万吨被回收,回收率仅为15.55%。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废弃物环保处置比例也不同,其中的是欧盟,环保处置比例为40%,其次是中国和日本,分别为28% 和25%,美国和加拿大的电子废弃物环保处置比例相同,均为12%,而澳大利亚电子废弃物的环保处置比例,仅为1% 左右。
国际铜业协会(ICA)下属咨询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铜材料在家电领域的使用量到2022年将达190万吨。铜的热传递性、易焊接性、耐腐蚀性等都是其在家电制造领域地位暂时不可动摇的筹码,即使探索替代品也需要时间,考虑成本。
也就是说,在未来三五年内,家电用铜量基本不会出现下降趋势。
纵观我国正规家电回收不足2成的数据,8成旧家电在“废品游击队”手中就意味着,谁知道那些铜会去哪儿,也没有详细的入账和出账明细,基本等于无从监管。废旧家电中的冷凝管、电线电缆、排水管、变压器、电路板、散热片、集成电路插件......有多少能进入正规拆解和利用企业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