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又有媒婆一词,亦用以指称媒人。但因为媒婆能说会道,其话往往名不副实,所以,媒婆一词略带贬义。明.陶宗仪《辍耕录》中所谓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夸夸其谈、不务正业的女人。如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篇中,明明知道邵九娘还没有婆家的媒婆来到邵九娘家中:故与邵妻絮语。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姑!假到昭阳院,赵家姊妹何足数得!又问:婿家阿谁?邵妻答:尚未。媪言:若个娘子,何愁无王侯作贵客也。邵妻叹曰:王侯家所不敢望;只要个读书种子,便是佳耳。我家小孽冤,翻复遴选,十无一当,不解是何意向。媪曰:夫人勿须烦怨。恁个丽人,不知前身修何福泽,才能消受得。昨一大笑事柴家郎君云:于某家茔边,望见颜色,愿以千金为聘。此非饿鸱作天鹅想耶?早被老身呵斥去矣!可谓活画出一个巧舌如簧的媒婆形象。